人体生命活动依赖于气血运行。五脏虽皆参与气血运行,但其核心机制在于肺主呼吸之气,肾主纳气归根。因此,肺为气机运行的主导,肾则是气机存在的根基。血液由水谷精微化生,其生化过程由脾主导,统摄于心,贮藏于肝,输布于肺,最终通过肾调节而滋养全身。
气血如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“风箱”,生命健康因此得以维持。而“肺肾相协”对于现代人,尤其是快节奏、高压力的职场人群进行主动健康管理有着重要指导意义。
“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本”强调“肺肾相协”对气机运行的关键作用。
在日常生活中,需做到以下三点。
一 重视呼吸管理,建议每天进行腹式呼吸练习,尤其在晨起或焦虑时训练5分钟,可明显增强肺肾功能。
二 避免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,以免耗伤肾气而致呼吸表浅,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,以利肾气修复。
三 重视从饮食、运动、起居到情志的全程管理。在饮食调养方面,早餐宜选择温热食物,避免生冷食物损伤脾阳,且每餐七分饱,以利脾胃运化;在运动调节方面,避免久坐,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,促进心血循环;在起居方面,规律作息,尤其每晚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解毒的“黄金时段”,此间应保持良好睡眠状态;在情志调理方面,当感觉压力大或郁闷时,可及时按压太冲穴并配合缓慢呼气,以疏解肝郁。
肺通过宣发和肃降作用,维持全身气机通畅;肾摄纳肺吸入的清气,使其下达于肾,保证呼吸深度,防止喘息、气短。所谓“肺肾相协”,即肺的呼吸需肾的纳气配合,才能完成“吸入—沉降—固摄”的循环,一旦肾虚不纳气,就会出现动则气喘、呼多吸少。肺气充足可滋养肾,肾气充沛则助肺呼吸。因此,日常更需注意呼吸质量与深度,避免过度劳累伤及根本。如若出现气短、喘促等症状,应及时从肺肾两方面进行综合调理。
一旦出现诸如长期晨起咳痰、爬楼梯气短、吸气困难等症状,且持续两周以上的话,则提示气血失调,应及时就医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